在科技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今天,各式各样的监测设备和技术,让天灾造成的影响和危害越来越低,但仍有一部分不可抵挡的灾害,对我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就在去年八月月末,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席卷深圳,29日、30日连续出现全市范围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为有气象历史记录以来首次,密集而持续的降水,让深圳一时之间成为“泽国”,这带来的不光是出行的不便,更严重的是对生活用水的影响。长时间的积水,会让大量滋生的细菌入侵生活给水管道,这种蔓延到生活必需品领域的危害,远比其他财产损失要严重的多。
其实,在全球应急救援领域,大家都知道,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饮用水源问题,无论天灾人祸,只有先解决吃喝的问题,才最行之有效,这是事关人们赖以生存的关键因素。就以灾害性最为严重以及频繁的地震为例,居民的用水管道都是埋藏在地底,而地震发声时,由于强烈的地壳运动所造成的振动,管道极易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扭动造成断裂,而一旦水管断裂,首先造成的是水源的断供,继而造成的细菌和微生物的渗入,对人体造成的健康危害极其严重。
这个时候,如果采用的是抗震抗裂的给水管道,那么对于灾害的后续影响可能就能再度降低,对此,作为自然灾害频发的日本,颇有经验。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地处地震带上的沿海岛国,国土面积下,自然灾害频发,时常的地震、冰冻等灾害,对赖以生存的水管来说,也是一种挑战,所以,日本在上世纪中后期,就开始推行给水管道的“不锈钢化”,将原本的塑料管道更换为抗压抗裂的不锈钢水管,受益于这一举措,在1995年阪神大地震中,不锈钢水箱和管道由于高强度和优良的耐冲击性能不但未被地震损坏,还承担起向废墟中的人们供应生活饮用水的任务。
此外,除了早已更换不锈钢水管的日本,此次受困暴雨的深圳市,也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推行和实现家用给水管道的不锈钢化(目前,国内已有多个城市效法,并出台不锈钢水管政策),不锈钢材质的运用,无疑降低此次暴雨带来的灾害。